找到相关内容15396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飞越生死

      道岫答道:“大鹏鸟一展翅能飞越几百里,而我只囿于草地上的方圆几丈而已。”   广圄禅师意味深长的问道:“大鹏鸟一展翅能飞几百里,牠已经飞越生死了吗?”   道岫禅僧听后默默不语,若有所悟。   谚云:“人比人,气死人。”比较、计较,这是烦恼的来源,怎能透过禅而悟道呢?聪明、机智,大鹏鸟一展翅千八百里,但不能飞越过生死大海。因为小麻雀与大鹏鸟是比较上有快慢、有迟速,但禅要从平等自性...

    星云大师

    |禅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233127313.html
  • 生死无常

    死」,但是我们如果没有求解脱,就永远没有办法脱离生死轮回,最终还是要去面对,不是吗?所以佛陀才比喻这些关于生老病死的道理给我们听,目的就是希望可以提醒大家,在这个难得的人生,要好好的去把握,好好去珍惜眼前的一切,而且要随缘去洗净我们过去所造的旧业,不要再造新殃,不然的话生死轮回,永远永远也没有办法脱离,你说是不是?所以当我们的业报现前的时候,我在这里要共同鼓励大家,勇敢的去面对,欢喜的来接受,希望...

    佚名

    |哲理故事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9/17333916484.html
  • 生死之间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26561.aspx
  • 淡泊生死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Item/28423.aspx
  • 生死“认命”与生死智慧

      生死“认命”与生死智慧—郑晓江   生死问题是每一个人都必然要遭遇的重大问题。在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,在突显科学发展观、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,如何真正做到“以人为本”?关键要落实在如何尽快地提升人们的生与死的品质上。本文的问题是:现代人生死“认命”之难的问题,以及如何汲取中国传统道家“安之若命”、儒家“乐天知命”、佛家“原无生死”的生死智慧来解决这一问题。本文的方法是:...

    郑晓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2384687.html
  • 生死学《梦幻生死

    生死学《梦幻生死》 译白者:王武烈  生。生物学家说六万年以来,我们从非洲出发,遍布全球,都是堂兄弟,也都是非洲人。  现代考古学家说人类有将近五百万年的地球生活历史←→透过催眠、神通记忆者说人类是...周结束时,手指、脚趾、眼睑、内脏成形←→中国相传“怀胎三月,胎儿成形。”  脑部记忆的倒带←→重大车祸、感染疫病或其他事故,快速死亡,来不及搜寻记忆。  六道生死轮回转世、因果报应←→仅此一生,最后...

    王武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5452089.html
  • 看透生死的佛教

    看透生死的佛教 佛教中的超脱生死是伟大的. 他不是简单的长生,也不是纯粹的不死.而是看透生死轮回,达到非生非死,以至没有生死的根本境界. 生死的境界就像一个玻璃杯,生就像...生]的容量就永远也加不上去了.所以,生死之间是一个动态平衡,但他们是有界限的. 佛教不然,他已看透杯中的生死,已能打破生死之杯.想象一下我们拿着一杯海水来到海边,我们还在意杯中海水的多少吗?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1552506.html
  • 解脱生死之意义

      解脱生死之意义(一)   在佛法看来,自杀是没办法得到真正解脱的,  因为自杀的人,心念上始终是痛苦的,  这种痛苦会延续到死后,  乃至于下一世。   修行学佛的目标之一,就是要解脱生死。“解脱”的意义是什么?“生死”的意义是什么?我们必须要了解。   一般人心当中的烦恼没有办法解决,或生理上的病苦无法解决,乃至于世间上的事业失败,生活有了困难,于是有的人想要求个解脱...

    惟觉老和尚

    |解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1444183546.html
  • 本觉与生死

    ,碧潭清皎洁;无物堪比伦,教我如何说?”   本觉没有生死生死遮蔽本觉!譬如天空本身并无云彩,而云彩却覆盖了天空。生死浮云有来有去,本觉天性不动不摇。妙湛总持不动尊,如此本觉世希有。 ...觉,而是叫做始觉了。为何叫做始觉?这是针对我们现在的“不觉”来说的。凡夫众生,无明风动,于清净湛然的本觉之中,忽然现起不觉相状,背觉合尘,流转生死烦恼之中。如《大乘起信论》说:...

    达照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20041652.html
  • 生死原来也平常

      人类从远古洪荒时代起,便开始了对自身必死之命运的思考它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,成为人类思索的永恒性问题。哲学,被柏拉图定义为“学会死的学问”,叔本华也说:“死的困扰是每一种哲学的源头。”   生死问题是人生的大问题,人生的有限性在生死问题上最突出的表现出来。可以说,人生意义与价值问题的思考,都同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息息相关。人正是由于意识到他终有一死,从而在死亡还没有降临到他头上时,就会思考人为...

    延德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70081071.html